关店潮还未结束纷纷转向在线销售
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,还将有3500家店铺关闭,百货公司如JCPenney,Macys,Sears和Kmart是众多关闭商店的公司之一,还有Crocs,BCBG,Abercrombie&Fitch和Guess等品牌连锁店。
据悉,一些零售商似乎已完全退出实体业务,并试图转向在线销售模式。而 Bebe近日报道,还将关闭旗下所有的170家店铺,将专注于在线销售,该公司最近已关闭了250家商店。
此外,如其他品牌Sears和JCPenney,正在积极地削减其店铺数量,试图减少地理位置欠佳的店铺带来的盈利亏损。
Sears正在关闭位于Sears和Kmart地区10%的店铺,或150家商店,JCPenney正在关闭其14%即138家店铺。
许多业内分析师近来已发出声音,即零售也的关店潮在美国已持续很长时间,因其人均商店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国家。
国际权威评级机构Morningstar去年10月份报告显示,美国每人拥有23.5平方米的零售空间,相比之下,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分别为16.4及11.1平方米。
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,购物中心的访客量持续下降,大多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已悄然发生重大改变。
此外,房地产研究公司Cushman&Wakefield的数据显示,2010年至2013年,商场的访客量已下降50%。
目前,人们将愿意将大份额消费用于餐饮、旅游以及科技应用中(如智能手机),而用于服装和配饰上花费的更少。
伴随关店潮许多商场也将被迫关闭
当Sears或Macys这些主力店铺逐渐关闭时,往往会引发购物中心业绩大幅下滑。因此,商场不仅损失收入及客流量,关店潮还将触发“共同租赁条款”,允许其他商户租户行使其终止租约或重新谈判的权利,即通常以较低的租金期限,直到另一个零售商进入空置店铺。
因此,商场为减少损失,必须尽快找到一家替代租户,然而对于经营状况日益困难的商场而言,此举显得似乎不太可能。分析师认为,这可能对商场造成严重后果,特别是在难以将空置商场空间转变为非零售空间(如公寓)的市场。
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些表现最差的购物中心——被业界归为C级和D级别的商场将深受关店潮的影响。房地产研究公司Green Street Advisors估计,约有30%的商场属于这一类别,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商场有可能因关店潮而消失匿迹。
(原标题:末日真的来了?美国零售业频现关店潮)